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一家之言:海港申花输球尴尬,亚冠改制或成鸡肋。

直播信号

近日,上海双雄海港、申花在亚冠联赛中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中超联赛的冠、亚军,两队在客场大败被淘汰出本赛季的亚冠,这一结局招致了不少球迷的批评。从某种角度看,“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效应再次上演。

从上海媒体的角度和立场出发,海港和申花能够从瑞士轮新赛制预赛阶段晋级16强,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然而,以现在中超球队的战力和财力来看,想要“对冠军有野心”并不现实。在竞技层面,当然要争取最好的成绩,但足球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竞技。

中超联赛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中超俱乐部的实力如何?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球迷们对此早已心知肚明。那些扯着“亚冠是为国争光”这个伪命题进行道德绑架的人,其实是在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

在法理上,除了国家队的赛事,俱乐部层面的洲际竞技并不算是“为国争光”。踢得好与不好,技术分数的起伏都关乎中超的荣誉。而中超,就像意甲德甲西甲等一样,是一个商业单元。现在的亚冠已经没有外援限制,有钱就可以组建全外援首发,但这样的产出与全球贤才的企业产出是两码事,这种虚荣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中超俱乐部在亚冠精英联赛中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未能进入八强。对于亚冠这样的赛事,从商业角度来看,它是个消耗巨大的绞肉机,比鸡肋更加棘手。那么为什么要参加亚冠呢?中国联赛并非以“亚冠预选赛”的形式出现,所以球迷不要说“不想踢别去”。亚足联是抓取各会员联赛的领先者参与其商业赛事——亚冠,球队是被动性参加。对于参加这样的赛事,中超球队可谓是冷暖自知。

近年来,沙特足球投入重金,其同城球队利雅得胜利队、利雅得新月队进入了亚冠八强。而申花和海港参加亚冠,经济层面据说只能拿到总计约1000万人民币的收益,相对于中超顶级俱乐部的工资支出1亿人民币,这个占比微乎其微。与欧洲的赛事相比,如意大利豪门国际米兰进入欧冠八强可获得巨额奖金,这才是他们愿意三线作战的动力所在。

多线作战的风险很大,涉及球队阵容厚度、轮换制、伤病情况等实际问题。再加上东亚的复杂旅程,这使得参加亚冠变得更加困难。在人才储备层面,中国有能力的球员已经不多,加上年龄、伤病等综合因素,很难支撑常态化的一周三赛。现在,日韩的替补球员就能与我们的头部球队的首发相抗衡。

对于有联赛冠军竞争力的球队来说,联赛和亚冠孰轻孰重?是否应该田忌赛马?这对于管理层和真球迷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选择。其实,有同理心的球迷大多会支持俱乐部的战略决策。作为商业体,球队只需要为自己的投资者和球迷负责,无需理会那些执着于“在亚冠为国争光”的要求者。

回顾过去,广州恒大队曾是亚冠的冠军,但2025赛季恒大俱乐部已从中国足球版图消失。尤其是那些言必及“恒大”的伪球迷,大家也都该明白那家断代俱乐部的现状了。中超最直白的现状就是每赛季前的“资质认证”——欠薪情况大览。至少一半的中超俱乐部只是为了谋求生存。因此,有同理心的球迷应该问自己——“还要啥自行车啊?”“内行内战”的优秀不是真正的优秀吗?现在的中超有能力参与“外战”吗?

所以,亚冠名额的减少其实是一种解脱。现在的亚冠或许并不是什么鸡肋,可能只是个“鸡屁股”……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中超联赛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热门标签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