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世预赛三连败,伊万不满国脚联赛隐身。

直播信号

杭州消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尹成君报道,

本赛季中超联赛中,部分国脚张玉宁等人的出场时间明显不足,其状态亦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一情况在3月26日中国国家足球队0:2不敌澳大利亚队后显得尤为突出。队员们在结束世预赛第八轮的比赛后,各自返回俱乐部,准备即将重启的中超联赛。

由于世预赛的缘故,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在短暂的两轮后便告一段落,国家队主帅伊万科维奇随即公布了集训名单,并带领球队前往迪拜进行封闭训练。然而,集训成果并不如人意,两场国际比赛均以失利告终,且一球未进,小组垫底的结果令人唏嘘。

对于这一现象,主教练伊万在赛后给出了解释。他表示,国家队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许多球员在联赛初期难以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像张玉宁、汪海健、李磊等球员在其所在俱乐部北京国安、上海海港等队伍中并没有稳定的出场时间。此外,谢文能、徐皓阳等人在亚冠联赛的出场机会也相对较少。据统计,参加本次18强赛的国脚中,平均联赛出场率仅为47.4%,其中核心球员如张玉宁的出场率甚至不足20%。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而是当前中国足球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追求成绩,中超俱乐部往往更倾向于使用外援或年轻球员,导致部分国脚成为战术上的“牺牲品”。例如,张玉宁所在的北京国安本赛季主打外援前锋组合,大大压缩了他的出场时间。而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像徐皓阳、杨泽翔等人因俱乐部采用U23政策而失去位置,这无疑对国家队的备战造成了困难。

对于伊万而言,尽管知道部分国脚在俱乐部无法保证出场时间,他依然需要带上他们。因为老帅的选择余地并不多。比如王钰栋这样年轻有潜力的球员,尽管在俱乐部表现优秀,但在国家队中仍需与众多经验丰富的球员竞争。而一些老将则因在俱乐部无法保证出场时间而状态下滑,这无疑给国家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足球进入职业化阶段后,联赛是锻炼球员的最佳平台。但在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国脚们的状态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球员无球可踢,而另一些球员则过于劳累以致于频频受伤。尽管中国足协试图通过延长赛程来降低伤病风险,但实际效果有限。

此外,部分国脚在俱乐部与国家队之间的角色转换也存在问题。例如,韦世豪在俱乐部多以边锋身份替补出场,但在国家队中却需要承担前腰职责甚至影子前锋的角色。这种角色转换的混乱使得球员们难以适应,导致比赛效率大打折扣。

同时,长期坐冷板凳的国脚们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张玉宁坦言自己连续几周无法比赛时需要重新适应对抗强度。这种心理落差进一步放大了技战术层面的缺陷。

对于伊万的抱怨和困扰,有人认为他在“甩锅”,但事实上他面临的困境并非易事。他需要在短时间内继续信任这批经验丰富的球员同时也要寻找解决办法来应对球员出场率不足的问题。而从长远来看则需要中国足协和俱乐部在政策制定上做出更多努力去缓解用人逻辑与国家队需求的冲突并真正构建以本土球员为核心的国家队体系。

近期国足的两场失利无疑给国家队、足协、俱乐部各方敲响了警钟。这场由“出场率危机”引发的震荡应该成为重构中国足球体系的契机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足球环境在中国诞生。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热门标签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